宋遼本該和睦,可惜邊關不寧,百姓遭殃."蘇清宴說着,端起茶碗一飲而盡.
柳如煙在一旁話,聲音柔和卻不失見識:"官爺說得極是.我雖是弱女
,可也知國難當頭.希望大宋能早日平定邊患,讓四海昇平."她的話引得橫班正使連連點頭,兩人竟聊起詩詞歌賦來.柳如煙
成章,引經據典,橫班正使雖是武夫,卻也聽得
神,不時拍案叫絕:"姑娘好才華!若非戰時,我定請你
詩一曲."
蘇清宴在一旁聽着,心暗喜.柳如煙的才
,本是青樓中綻放的奇葩,如今在軍營中,竟也如魚得
.他忽然想起陳文軒,那傢伙雖有錢有勢,卻不懂珍惜如煙這般女
.待會兒,得好好安
她一番.
聊了許久,天漸暗.橫班正使起
:"時候不早了,兄臺姑娘慢走.若有緣,來日再見."蘇清宴點頭謝過,卻沒忘那些受傷官兵.他走上前,蹲
去,一個個查看傷勢.那些官兵本還畏懼他,可見他手法嫺熟,內力溫和,竟一個個消了腫痛,站起
來連聲
謝.
"多謝英雄手留
!"一個年輕官兵
着胳膊,
激
.
蘇清宴擺手:"是我衝動了,你們也是爲國效力.保重."他又轉頭對橫班正使:"官爺,那些傷勢我已用內力疏通,三日可愈.告辭了."
橫班正使拱手相送:"兄臺大恩,銘記於心!一路平安."官兵們列隊目送,蘇清宴和柳如煙趕着驢車,緩緩離開營地.後,淮陽山的夜風
來,帶着一絲涼意和硝煙味.
驢車晃晃悠悠前行,兩頭驢雖不如馬快,卻穩當得很.蘇清宴握着繮繩,眉頭緊鎖,剛纔的火氣還未完全消散.柳如煙坐在一旁,望着他側臉,輕聲開
:"承聞,你怎麼這麼不聽話?你說好要聽我的話的,雖然我們馬沒有了,有兩頭驢拉車不是
好嗎?總比走路要好.那些官兵也是
不由己,戰時不比平日,大家都得讓一步."
蘇清宴聞言,嘆了氣,聲音中帶着一絲委屈:"如煙,我氣不過啊.哪有這樣的
理?官兵本該護民,卻像強盜一樣搶馬.欺負我們這些平頭百姓,仗着官威,就以爲天
是他們的?"他頓了頓,甩了甩繮繩,兩頭驢
加快了步伐,車輪碾過碎石路,發
低沉的吱呀聲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