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
深秋,北京的风已带上锋利的寒意。清华园nei银杏金黄,枝tou枯枝将落未落,踩在地上的叶zi轻响如纸。
赵嘉抱着文件夹走jin政务三chu1行政楼,熟练地在前台登记、交chu手机,穿过安静而克制的灰se走廊。她是法律通识课程的助教,负责每周教学材料、chu勤记录、学生反馈汇整,以及和那位特聘教授的课程协调。
周行砚是那学期清华法学院引ru的客座讲师,白天多数时间在三chu1chu1理政务,课只教一门,讲法理与制度变迁。教学并非主业,却异常认真。对材料的顺序、页面风格、学生分组都一丝不苟。赵嘉最初以为这不过是gaogan1zuo派,久而久之才发现,他的讲义逻辑像条例,甚至语调都像行政通告。
秘书为她推开办公室的门时,他正靠窗站着,shen着一件深藏青se中式立领夹克,肩背笔ting。那件夹克线条gan1净,没有一dian多余褶皱,nei里衬着浅灰gao领mao衣,安静地与这间冷se调办公室rong为一ti。
“材料带了吗?”他没有回tou,只低声问dao。
“带了。”赵嘉将课程资料和修订建议放到他桌上,“这是xia周的讨论纲要,还有学生提交的阶段反思,an照你上次说的顺序zuo了微调。”
他转过shen,接过文件翻看,眉tou微蹙:“你让第三组提前发言,有什么考量?”
“他们前几次迟到,但最近参与度反而gao。我想给他们一个正面反馈的机会。”
他略一diantou,却并未表态,只dao:“每组时间统一控制在九分钟。讨论节奏要紧凑,不然听的人容易走神。”
赵嘉diantou,又问:“关于最后一场讨论,你提过的‘从判例走向制度’这bu分,我想补一页辅助材料,参考了你去年在政研期刊上的那篇文章。”
他这才抬tou看她一yan,语气平静:“你读过那篇?”
“读了两遍,有些地方确实看不懂。”
他嘴角似乎动了一xia,没有笑,但气场稍稍缓和。“看不懂的地方,xia次带来一起讲。”
赵嘉应了声“好”,心里却微微发紧。她分不清这是鼓励,还是变相地接guan她的节奏。那种被要求xia次再带来的语气,没有征询的余地,却又说不chu不妥。
她起shen准备告辞,他忽然开kou:“你最近作息很乱?”
她停顿一xia,“还好,就是晚上写论文睡得晚。”
他diantou,没有追问,却语气平稳地说:“晚饭别省。有空来三chu1shi堂,营养比你shi堂qiang。”
赵嘉轻轻应了句“知dao了”,低tou掩饰自己唇角那一dian迟疑的笑意。她也不知dao他不是随kou一问。
从那天开始,他们的联系更频繁了。每周例会、课程协调、讲义审定,她的邮箱几乎隔天就会收到一封署名简洁的转发,备注